不少家長會在寶寶肚脹、不舒服時,將含有薄荷的精油或藥物塗抹在寶寶肚子上幫助舒緩,但小兒科醫師提醒,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,有些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,尤其不建議使用。

台灣兒科醫學會資料顯示,薄荷醇(menthol)又名薄荷腦,俗稱薄荷油,因為具有芳香與清涼作用,這類物質被大量運用於藥物、化妝品、殺蟲劑、清潔劑、糖果等物品上,其藥理作用包括清涼、止癢、止痛、抗黴菌、抗細菌、抑制發炎、抑制神經系統等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花之園轉讓



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,嬰兒腹絞痛常發生於1至4個月嬰兒,發作時的強烈哭泣原因不明,需要由醫師檢查是否有特殊疾病,如果檢查正常,則為嬰兒發展時期的一種常見生理反應,成人的安撫常能有效抑制哭泣,家長應該請醫師診視原因,不宜使用沒有實證療效的藥物。

李秉穎說,如果使用過量薄荷醇與類似物質,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、意識障礙、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,如果是蠶豆症患者,更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。

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規定,嬰兒及2歲以下兒童禁止使用這類物質的吸入劑、擦劑及滴鼻劑,根據國內外研究指出,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,有些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,內服或塗抹於鼻孔、臉部、胸部時,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藥量較多,比較容易引起危險。

兒科醫師提醒,以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為主要成分的產品,無論內服或外用,都不建議使用在未滿2歲的嬰幼兒身上,而孕婦、餵母乳的媽媽、有痙攣病史、以及蠶豆症等高風險患者,最好也不要使用,避免增加不適風險。

(中國時報)

shingmi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